电厂锅炉的整体布置与工作过程密切相关,共同确保了锅炉的高效、安全运行。
整体布置上,电厂锅炉主要采用π型、Γ型及塔式三种布置方式。π型布置由垂直炉膛、水平烟道和下行对流烟道组成,各设备布置高度低,但占地面积较大。Γ型布置与π型相似,但取消了水平烟道,减少了钢材使用量,但对尾部受热面的检修带来不便。塔式布置中,对流烟道位于炉膛上方,锅炉垂直发展,占地面积小,但加重了锅炉架构和厂房的负载。
工作过程主要分为两大系统: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。燃烧系统包括炉膛、燃烧器、点火装置、制粉系统及风烟系统。炉膛内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,制粉系统将原煤磨制成煤粉送入炉膛。风烟系统提供足够空气满足燃烧需求,并及时排出烟气。汽水系统则包括给水系统、蒸发系统、过热系统及再热系统。给水系统预热锅炉给水,蒸发系统使水蒸发成饱和蒸汽,过热系统加热饱和蒸汽至过热蒸汽,再热系统进一步加热蒸汽以提高循环效率。
在锅炉运行过程中,燃料连续供应,空气和烟气不断循环,汽水混合物在水冷壁中受热蒸发,形成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。同时,锅炉配备安全门、水位计、压力表等安全保障设备,确保运行安全。
综上所述,电厂锅炉的整体布置与工作过程相互协调,共同实现了高效、环保的能源转换过程。